孩子的身亡是否與救生圈質量有關?這成為縈繞在家屬心頭的疑問。記者今天從合肥市經開區相關部門獲悉,何九春使用的救生圈已送第三方機構檢測鑒定,初步排除存在質量問題。至于為什么會破裂,從目擊者反映和現場痕跡看,可能是由于施救者使用不當外加跳湖沖擊力過大造成的。
家屬質疑救生圈有質量問題
何九春今年19歲,是合肥市肥西縣豐樂鎮人,就讀于安徽涉外經濟職業學院工程系機械制造專業。
何九春的大伯何書才告訴記者,事發當日下午,何九春與女朋友在翡翠湖邊散步,他們過橋時看到一名女子在橋面徘徊,還沒走多遠,這名女子就跳橋墜湖了。何九春看見后,情急之下,拿著綁在橋上的救生圈,跟著跳了下去救人。
附近有群眾看見何九春抬了女子幾下,但沒有幾分鐘,何九春就沉了下去。后來又有一名小伙子下水游到女子身邊,將她拉到岸邊。
事發當天15時21分,芙蓉路派出所民警接警后趕到現場,下水實施救援。隨后,消防、120救護人員也陸續抵達。約半個小時后,何九春被打撈上岸,生命體征微弱。救護人員現場對何九春進行了急救,并將其送到醫院。不幸的是,何九春經搶救無效死亡。
經警方證實,當日落水女子是輕生,警方已通知其父親將女子帶回家。
記者了解到,何九春是家中獨子,家境不是很好。為了給家人減輕經濟壓力,他去西藏當了兩年兵,今年9月才退伍回來。和父母剛剛團聚沒過多久,何九春就出了事,這令他的家人悲痛欲絕。
何九春雖然不會水性,但他救人時有用救生圈,為何會沉下去?何書才說,何九春的女朋友當時阻攔他下水,何九春說橋頭有救生圈沒事。但他一跳下去,救生圈就“炸了”。家屬認為,孩子的死和救生圈的質量問題有直接關系。
見義勇為要肯定更要理性
11月22日上午,何九春的追悼會在合肥市舉行,他的家人、戰友、同學、社會人士等數百人為他送行,獲救女孩的父母及親屬也趕到他的靈柩前默哀致敬。很多市民并不認識何九春,但被他的事跡感動,特地前來送他最后一程。
張和允告訴記者,目前他們已經為何九春申報上了合肥市見義勇為稱號,管委會按照相關規定將給予80萬元的獎勵。同時,他們也正在為何九春申報中國好人、道德模范等稱號。
“我們為何九春見義勇為的行為感動,對死者生命報以最大的尊重。”安徽大學社會學系教授王云飛說,“我們在感動的同時更應該反思,應該如何量力而行地救人。”
王云飛說,救人是一門技術活,相關部門、學校等應當宣傳正確的應急救援知識,并完善應急救援機制。比如說救生圈旁是不是可以設立救援號碼牌,遇到有人落水了可以打電話求助,詢問正確的施救方式。因為在情急之下,很多人不知道該怎么做,會出于心中的善采取方式,使自己陷入危險之中。還有對于救生設備質量安全問題,也應制定一定的規范標準,并嚴格執行、實施監督。
在采訪中,藍天救援隊隊長也多次強調,施救人員一定不能在自身安全得不到保障的情況下徒手救人,也不主張沒有經驗沒有施救能力的人盲目救人,尤其是救溺水人員,很容易造成群死群傷,所以救人一定要理性。
原標題:大學生拿救生圈救人身亡 家屬稱救生圈一錘就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