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島環球網評論員認為,IS的襲擊,看似雜亂無章,但內里卻蘊含一定規則,任何的案件、襲擊、報復事件,背后總有跡可循。土耳其爆炸的新聞占據今日世界多數媒體頭條,但還有一條新聞,不大為人所關注,那就是土耳其向俄羅斯“服軟”了。
左側照片中的中間一人為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之子Biloi,兩側為IS負責走私石油的頭目。(鳳凰網)
俄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27日表示,俄羅斯總統普京收到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的致函,埃爾多安在信中表示愿調解與蘇-24飛行員喪生一事有關的局勢。佩斯科夫說:"土耳其領導人在信中對喪生俄飛行員的家人表達了同情和深切的慰問,并說了‘對不起'。埃爾多安對事件深表遺憾,強調稱愿盡其所能恢復土耳其和俄羅斯之間的傳統友好關系。"
克里姆林宮新聞局回應道:"埃爾多安對事件深表遺憾,他強調愿意竭盡所能恢復土耳其與俄羅斯傳統的友好關系、共同應對地區危機局勢、打擊恐怖主義。
土耳其擊落俄羅斯戰機的事大約發生在7個月前,當時雙方都態度強硬,土方強調俄侵犯其領空,俄聲明自己是在追擊恐怖分子。
劍拔弩張下,憤怒的普京召開新聞發布會,向世界宣布土耳其總統私通IS的罪證。普京指出,IS從販賣石油中獲得了數以十億計的美元,此外,他們有一個國家作為軍事后盾,這就能解釋他們為何如此大膽和招搖了。普京所說的國家,就是土耳其。
仍不解恨的俄羅斯并爆料,土耳其總統之子與IS間有大量的石油走私合作,盡管“數額特別巨大,情節特別嚴重”,但仍可解讀為總統之子利用特權的個人行為。
英國《衛報》火上澆油稱,IS控制了6個產油區,將石油賣給伊拉克的庫爾德商人,后者再轉賣到土耳其和伊朗。中東“Al Monitor”新聞網稱,土耳其主要反對黨人民共和黨成員阿里(Ali Edibogluan)去年6月透露,IS從敘利亞和伊拉克走私了價值8億美元(約合人民幣51億元)的石油到土耳其。
曾任北約盟軍最高司令的克拉克(Wesley Clark)指出:“一直以來人們就認為土耳其在某方面幫襯了IS。肯定有人購買了IS出售的石油,我認為就是土耳其,但土耳其政府至今不承認。”
那么,問題來了,西方人眼中,打著反恐名義,實則賺著IS油錢的“反恐大叛徒”土耳其,今次為何態度180度大轉彎,居然說了句“對不起”。
星島環球網評論員認為,土耳其對俄態度的轉變,大約發生在執政黨贏得大選之后。土耳其《新聞報》曾以《5個月中兩個不同的土耳其》為題來概括執政黨贏得選舉后的變化。《新聞報》評論說,正發黨重新控制了政府,3個反對黨則失去了大量選票。過去5個月到底發生了什么,以至于在政治版圖上發生了這樣的戲劇性反轉?
贏得大選后的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表示,土耳其人民是為穩定投了選票。埃爾多安所說的“穩定”,于外交而言,便是在親歐美的基礎上,對俄釋出友善,重新恢復俄土關系。
與此同時,土耳其最大的親庫爾德族政黨“人民民主黨”在選舉中失利,這意味著庫爾德人鬧獨立的呼聲將更強烈。政府與庫爾德人達成過的停火協議正在變得不那么牢靠。最關鍵的一點,為求外交上的穩定,土耳其政府將真心誠意地加入西方國家清剿IS的行列,以前也是盟軍,不過以前那個盟軍不怎么牢靠,游走于IS與反恐盟軍之間,有點無間道的意味。
反觀IS這邊,西方盟軍反恐反了這么久,為何IS還一直“活著”。因為土耳其、沙特等國家的“大伊斯蘭主義者們”暗地里供錢供糧,也因為美國并不想打得那么狠,對美國而言,徹底消滅IS意味著巴沙爾政權將高枕無憂,巴沙爾實際上是普京的小卒子。
所以,反恐戰打了這么久,最賣力氣的,一直是俄羅斯,IS最仇最恨的,也是俄羅斯。俄羅斯軍隊去年剛開進敘利亞清剿IS,A321客機就被IS給炸了,這個血海深仇沒得轉圜余地,不死不休。
對IS而言,任何親俄羅斯的盟友都將成為敵人,更何況這個敵人以前還是暗地里的“盟友”。所以,土耳其這次遭受自殺炸彈恐襲,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做是IS對埃爾多安向普京“獻媚”的無聲報復。土耳其這句“對不起”,形同于跟IS撕破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