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信托百佬匯記者調查獲悉,浙金信托上述1.95億元放款對象為浙江省三聯集團,該公司已經在去年8月被當地法院裁定進入破產重整階段。浙金信托計提3123.42萬元資產減值損失能否覆蓋整個貸款計劃損失仍然存疑。對此問題,浙金信托高管不予置評。
踩雷1.95億元
房地產項目
3月15日,浙江東方發布重組預案,擬收購浙江國貿旗下浙金信托、期貨和保險等資產,打造浙江省國資上市金控平臺引發市場關注。
隨后,浙江東方收到上交所問詢函,就浙金信托凈利下滑和資產減值等問題就行了關注。等待3個月后,浙江東方披露答復上交所的問詢函。
證券時報·信托百佬匯記者注意到,在行業實現穩健增長的背景下,浙金信托2015年營業收入和凈利潤雙雙出現下滑,而凈利潤下滑的主要原因是新增加的3123.42萬元資產減值損失,而2014年資產減值損失數據為0。
在浙金信托對資產減值損失原因的解釋中,首度曝光了浙金信托踩雷房地產項目的詳細情況。
其中,2014年3月,浙金信托設立了1.95億元的集合資金信托計劃,信托計劃資金向浙江三聯集團發放信托貸款,該筆債權實施了土地使用權及其上建筑物的財產擔保、股權質押擔保及連帶責任保證擔保等擔保措施。
因浙江三聯集團違約,浙金信托提前終止集合資金信托計劃,并完成了對投資人的兌付,目前該筆債權最終由浙金信托以自有資金受讓持有。
截至2015年底,浙金信托將該筆債權計入了其他應收款,根據相關會計準則方法,浙金信托2015年當期計提了資產減值損失3123.42萬元,該項債權資產減值準備余額為6141.68萬元。
記者調查了解到,浙江三聯集團為浙江金華當地民營房地產企業,創建于1997年,是一家集“房地產開發、酒店、建筑”,并輔助以物業和商業運營等綜合型公司。而浙江金華市當地法院去年9月公告,法院根據申請人浙江三聯集團的申請,于2015年8月17日裁定受理申請人浙江三聯集團破產重整一案,并于2015年9月指定了相關律師事務所和會計師事務所擔任破產重整管理人。
這意味著,浙金信托1.95億元貸款對象浙江三聯集團進入破產重整階段,浙金信托計提的資產減值損失3123.42萬能否覆蓋仍有疑問。
記者致電浙江三聯集團官網聯系電話,該電話提示音為“因客戶未繳納費用停機”。記者還致電破產管理人相關的律師事務所,一位趙姓律師表示,目前處于破產重整階段,不方便對外表態。而浙金信托常務副總經理劉偉則表示不方便接受采訪。
集合資金信托計劃銳減
浙金信托凈利下滑除了因資產減值損失,還與信托資產規模和集合信托計劃下降有關。
財報顯示,浙金信托去年實現營業收入2.36億元,凈利潤6401.3萬元,同比分別下降14.17%和17.83%。
而在業務結構中,浙金信托信托報酬率相對較高的集合資金信托計劃,業務規模和占比還出現明顯下降,規模從2014年末的84.18億元下降至2015年末的47.63億元,占比從 2014年末的35%下降至2015年末的23%。
浙金信托解釋,由于經濟下行壓力增大,企業資產質量下降,加上直接融資渠道的拓展,信托業務展業難度加大,2015年浙金信托管理的信托資產業務規模有所減少,從 2014年末的243.51億元下降至2015年末的210.48億元,減少約14%。
另外,業內人士表示,浙金信托近年來發展緩慢還與股東支持力度不夠有一定關系。
據了解,浙金信托在2011年實現重組,浙江國貿、中金公司和浙江傳化集團分別持有56%、35%和9%,注冊資本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