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港通進入最后沖刺階段。
10月18日,深圳證券交易所發文對《深港通業務實施辦法》進行解讀,表示深港通不設總體額度限制,但為防范資金每日大進大出的跨境流動風險,深股通設置了每日額度的限額定為130億元人民幣,南下“港股通”每日限額105億元人民幣。
此前,深交所還宣布,為確保深港通業務順利推出,深交所將聯合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深圳分公司、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于10月22至23日組織進行全網測試。
隨著系列政策落地,市場預計,深港通最快有望于11月正式開通。為抓住深港通機會,公募基金布局深港通的步伐也明顯提速,據Wind數據統計,截至目前滬港深主題基金的規模已經接近300億元。
據瑞銀財富管理辦公室(以下簡稱“瑞銀財富”)估計,到2017年包括保險、共同基金及私募基金等通過互聯互通機制流入港股的資金總量將達到1600億元人民幣,更多資本活水將在滬、深、港市場間流動。
滬港深主題基金擴容加速
隨著深港通的開閘在即,基金公司布局港股市場的步伐明顯提速。
據Wind數據統計, 目前市場上正在發行的新基金中,與港股相關的基金達到11只。其中8只為滬港深主題基金,3只為港股相關指數基金。
而在此之前,市場上基金名稱中帶有“滬港深”字樣的基金已經有36只,合計規模達到284億元。36只基金中,有25只基金是今年才剛成立,規模最大的是今年8月份成立的東方紅睿華滬港深基金,發行規模高達64億元。
另外,據中國證監會最新披露的新基金審批進度表顯示,目前待批的滬港深基金數量超過30只。加之前述正在發行和已經成立的基金,市場上滬港深概念基金的數量將接近80只。
融通滬港深智慧生活擬任基金經理王浩宇表示,“雖然近期市場上涌現出一批滬港深主題基金,但70-80只的數量相對于整個市場的基金總量而言,還是相當小的部分。而且從細分方向而言,滬港深基金的豐富程度也遠遠不足。隨著投資者對港股市場的熱情度不斷上升,未來針對港股市場的基金種類和規模將會有更大的提升。”
王浩宇曾在國家外匯局從事國家外匯儲備海外投資工作長達6年,其認為港股是接受大資金“出海”資金的第一站。
“以居民存款120萬億的10%配置至海外市場計算,未來至少約2萬億美元資金流出。出海資金青睞中資資產,但中資銀行優先股、點心債、中資美元債容量不足3000億元美元,且收益有限。中概股容量約5000億美元,港股容量約4萬億美元,所以港股會成為出海資金的首選。”王浩宇認為。
從近期內地資金南下的數據變化來看,可以感受到內地資金港股投資熱情的明顯上升。據上交所數據統計顯示,8月中旬到9月底滬港通南下港股投資凈買入約800億人民幣,平均每天凈買入約30億,是此前平均每天凈買入的6倍。
瑞銀財富表示,“自2014年11月滬港通正式啟動以來,南向交易逐漸受到歡迎。過去兩年中,南向交易成交額占香港主板市場的份額已從1%-2%升至12%以上,我們認為在境內機構投資者不斷涌入的帶動下,這一趨勢仍將持續。”
據瑞銀財富估計,到2017年通過互聯互通機制流入港股的資金總量將達到1600億元人民幣,主要來源于中國境內保險公司和共同基金,并將繼續保持溫和增長。
“以保險公司為例,”瑞銀財富分析稱,“我們認為保險公司將采取更加保守的方式,逐漸調整其資產配置,其海外投資占比將從2014年的1.6%升至2016年底的3%,并在2017年達到4%-5%。假設約有三分之一的海外投資配置于香港股票,那么至2017年底,僅境內保險公司流入港股的資金就有望達到900億元人民幣,占新增資金的6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