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時節,閑逛在曲阜,空蕩蕩的大街上,行人寥寥。盡管太陽高照,但依舊抵擋不住瑟瑟冷風。這座圣城,孔子故里、禮儀之邦,儒家文化發源地,在曲阜烙印下了深深印記。
在這片黃土大地,農業依舊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而農業機械也正被廣泛的推廣到作物的耕種收里。據統計,今年全國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約65%,小麥、水稻基本實現了機械化運作,花生、棉花、甘蔗等生產機械化也取得了新突破,這充分說明未來農業機械化的進程已越來越近?,F如今,大力推進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已經成為各級財政支持“三農”發展的新重點。而我們跨越600多公里來到曲阜,只是慕名前來拜訪圣泰機械有限公司,這個在曲阜農機行業中排頭的企業,‘學習取經’如何將企業做大做強。

與五金網的授牌合影
圣泰機械,八年的發展歷程
2008年,北京奧運會隆重舉行,舉國人民為此歡呼喝彩著,卻不知在山東的一個小城市曲阜,有一家企業在那一年也誕生了,那就是圣泰的前身——興華鑄件廠。籌辦興華鑄件廠是一個艱難的過程,那時候的人們對于投資都十分慎重,害怕一個不仔細跌進深坑,一無所有。所以,建廠之初,不論是資金,還是技術人員,都極為匱乏,興華鑄件廠在當時只能被稱為一個小作坊。
有人說,圣泰是一個年輕的企業,有年輕人的朝氣,看準就上,無所畏懼。或許有些人不明白,人終其一生,時間不過數十載;與其碌碌無為,不如做一個勇敢的人,做別人想做而不敢的事情,去闖闖世界,看看那些你不曾體驗的風暴,你會發現,最美的風景永遠離風口最近。奧運會四年一屆,同樣的,四年后,興華鑄件廠也破繭成蝶,正式在2012年改制為曲阜圣泰機械有限公司。又是四年復始,公司于2016年11月喬遷新廠,生產規模大幅擴充,對于未來,我們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貼合百姓需求,做最優質產品
中國地大物博,農業是國民經濟中一個重要產業部門,而農業機械設備的競爭也猶為激烈。要想在這個競爭殘酷的市場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須要快速拔高市場占有率和知名度。圣泰機械之所以在短短幾年時間就取得如此優異成績,主要抓到了以下兩個重點:
(一)想百姓之所想,憂百姓之所憂
古人有句話說得好,“海不辭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辭土石,故能成其高”。對于廠商而言,消費者的擁簇是企業生存與發展的根本,所以只有將消費者的需求擺在首位,才能得‘民心’。在農機行業,圣泰機械的優良口碑眾所周知。用圣泰張總的話來說,利益都是相互的,我們把用戶當朋友,把他們著急的事情實實在在的解決了,他們才會繼續信任購買我們的產品,而我們的產品才會有市場,企業也才有能力做大做強。此外,充分利用自身技術優勢、產品優勢及成熟的銷售渠道和良好的口碑,使圣泰產品在銷售上再上新臺階。

與巴基斯坦客戶合影
(二)人品即產品,產品即人品
一個成功的企業,一定要奉行一句話,“人品即是產品,產品即是人品”。顧名思義,生產者的品德好壞體現在產品中,而產品的質量優劣,則是生產者品質的反映。有責任心的廠商生產的產品一定會是百姓需要使用最便捷的優質產品,而不是假冒偽劣的次品。在2016年,圣泰機械的打捆機被譽為年度“賺錢最快的機器”,因其在生產過程中一直沿著消費者使用更便利高效的心理,故在上市后一直成為爆款,深得消費者青睞。
融數年心血 鑄百年圣泰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了在全國建設500個全程機械化示范縣的目標,并納入“十三五”期間農業現代化重大工程規劃。而農、財兩部繼續發揮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的導向作用,重點解決主要農作物生產關鍵環節所需機具裝備,未來農機行業依舊是萬人‘掌中寶’。


如今的圣泰,正不斷地創造出一個個農機事業的奇跡,公司從單一產品開始,不斷創新科研。值得稱頌的是,已發展成擁有多項專利技術,產品覆蓋全國的山東農機領航者。不僅如此,圣泰機械產品屬國家重點支持產業領域,符合國家《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鼓勵類產業政策,符合國家中國制造2025及規劃要求,極具發展潛力。

兢兢業業作業的員工
圣泰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嚴格按規章制度做事。將品質第一 ,服務至上作為企業宗旨;誠實做人 ,踏實做事作為企業精神,憑以質取勝,調整結構作為戰略方針。并且專注于每一次革新,只為樹立中國農機領域的新航標;執著于每一次成長,只為造福億萬農戶。珍惜每份收獲,只為助力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強勢崛起,為耕者謀利,為食者造福。滴水穿石,磨杵成針的故事我們都深諳其理,而圣泰發展壯大到如今的規模,也是一步一個腳印,憑借其敢闖敢做的心態,終在農機市場占有一定席位,而未來,我們堅信,一定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