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加速 大集團趨勢明顯
家居行業規??捎^,但是個體經濟規模稱得上“龐大”的企業屈指可數。隨著行業整合加速,一些企業憑借在行業馳騁多年積累的資本,開始擴大規模、涉足多領域產業,在未來行業發展中,“大集團”將越來越常見。
企業意欲擴大發展規模,首先在本業上發力。以居然之家和紅星美凱龍為代表的家居流通企業,在賣場數量和規模上持續發力。根據居然之家官方微信信息,2017年1月1日,居然之家開封店和遼陽店正式開業,至此,居然之家在全國開設了162家店面。根據2016年9月紅星美凱龍公布的中期報告顯示,目前紅星美凱龍商場總數為181家。除了賣場數量上的不斷增加,還有營業額的不斷攀升。在去年9月,居然之家董事長汪林朋曾透露,2016年預計市場銷售額達到450億,而根據中國建材流通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1-11月,全國規模以上建材家居賣場銷售額為10873.9億元。兩者數據相比可見,在全國眾多家居賣場中,單個品牌的銷售額初具規模。而且兩大家居流通品牌商業版圖在繼續擴大,速度遠超其他品牌,品牌效應逐漸明顯。
除了在市場規模上切分更多的蛋糕,兩大品牌也逐漸延伸至家居相關的其他行業,構建家居業務“大集團”。例如紅星美凱龍發布“1001”戰略,在實體商場拓展到1000家的基礎上,打造1個互聯網平臺,以家為核心進行業務的上下游跨界外延,例如打造互聯網家裝平臺、涉足家具輔件、家電等商品領域、拓展保養、維修、家政等業務,并將金融產品貫穿上述一系列業務中。居然之家則將打造“設計家”平臺,在設計、大家居消費、物流平臺、金融服務等方面發力。通過多年運營,這些企業積累了豐富的財富和資源,有能力在行業上下游延伸,甚至涉足行業外領域,打造業務廣泛、實力雄厚的“大集團”。
網絡渠道愈顯重要 多渠道建設成關鍵
就在兩年前,“電商”還是家居行業的新鮮事物,門窗等家居行業是否適合發展電商還是爭論話題,而如今,越來越多的品牌開始籌建起自己的電商體系,網絡渠道成為品牌發展的重要一環。除此之外,大店、工程、裝修公司、設計師等渠道也愈顯重要,渠道建設成為未來品牌發展的關鍵布局。
在去年“雙11”期間,品牌的天貓旗艦店成為電商渠道主要陣地,諸多品牌因其銷售業績過億元進入“億元俱樂部”。與以往不同,目前大多數家居品牌的網絡銷售渠道已經和線下店面實現資源一致和共通,例如同款產品售價一致、網絡優惠店面可用等,減少了線上線下互搏帶來的傷害。有業內人士直言,雖然目前來看,網絡渠道的家居品銷售額還遠不及線下,但是在某些標準化建材家具品類中,例如門窗、地板、墻漆、瓷磚、衛浴五金、床墊、床上用品等,網絡銷售的優勢更為明顯。企業對此也頗為重視,未來電商將成為行業熱點。
與此對應的是企業對于網絡銷售渠道的建設。家居用品相對其他消費品倉儲、物流、安裝等成本較高,不少企業在悄悄構建起自己服務體系,進一步降低網絡銷售成本。當然,如果此體系建成后,承載量越大、使用率越高,建設成本將被稀釋。因此,有的企業專門瞄準行業“中間環節”市場。目前,居然之家、紅星美凱龍都表示正在布局家居物流業務,之前專門瞄準家居服務及建材營銷業務的華耐家居也定位自己為“家居整合服務商”,針對市場兩端的客戶——生產品牌和消費者,在線上平臺、線下服務等方面發力,構建全渠道體系。
創新升級熱度不減 新技術應用帶來興奮點
近兩年,“創新升級”成為行業中的熱詞。但是不同于以往口號式的出現,行業開始真正感受到必須創新的壓力。人力成本的居高不下、生產排放的限制越來越嚴格,大部分生產制造企業都面臨著必須升級生產技術的壓力。VR、智能家居等新技術的出現,也為行業帶來了創新升級的興奮點。
VR技術是去年行業中的熱點,無論裝修公司、家具品牌,都希望通過VR技術給消費者呈現出更真實的產品效果。“所見即所得”是行業中多年來提及的詞匯,但是一直缺少技術來真正呈現。VR的出現,讓消費者有更真實的體驗,也成為越來越多品牌店面的標配。有業內人士斷言,未來,類似于VR技術將成為家居行業的基礎設施。
一起與VR出現的還有智能家居技術。雖然相關產品還未大面積鋪開,但是不少家庭中已經或多或少出現智能家居的設施。其中,遠程控制、警報系統最為常見。智能家居技術根植于家居、家電、物聯網等多個技術和產品平臺,吸引了眾多資本、品牌布局其中。類似于VR、智能家居這種運用于家居行業的科技創新技術將越來越多,改變家居行業產品。
在去年,北京大批企業外遷也觸動著行業神經。在政府部門對生產污染排放物監管越來越嚴格的環境下,改革生產技術、摒棄傳統輔材、改革生產管理制度,成為眾多行業的必然選擇。這種改變對于企業而言“傷筋動骨”,但是長遠看來不得不為之。率先進行改革的企業在行業中也更有發言權,成為行業中的領袖代表。
資本力量顯現 家居品牌資本熱持續發酵
家居行業鏈條長、痛點多,相對而言機會也多,因此吸引了大批資本進入。行業中的資本雄厚的企業也在運用資本手段,布局行業內外的各種業務。資本的力量正在顯現,未來行業發展除了注重基礎制造、營銷服務,資本也成為左右行業發展的一只手。
行業外資本入駐家居行業最明顯的是互聯網家裝和智能家居兩大領域。這兩個領域興起時間較短,也更具有吸引資本的能力。近兩年,有不少房地產企業、公裝企業紛紛布局互聯網家裝業務,例如綠地集團創建的綠地誠品家、碧桂園旗下的橙家家裝、金螳螂自建的金螳螂·家、瑞和股份布局瑞和家、宜華木業和海爾家居共同打造的有住網等。在智能家居領域,行業內的德爾家居、水星家紡、廣田集團、夢潔家紡,都宣布投資進入,行業外的美的集團、京東集團,也動作頗多。
家居行業內的資本巨頭也在玩資本。據不完全統計,2016年,在香港上市的紅星美凱龍便在商業地產、保險、私募投資基金等領域投入資本;自更名集美控股集團以來,之前以家居流通為主業的集美集團也布局了新能源汽車銷售與配套設施、文創、養生等領域。集美控股集團董事長趙建國曾直言,集美運營多年的雄厚資本便是布局多業務的基礎。眾多行業內的企業也在積極謀求進入資本市場,目前,定制家居、門窗、地板、瓷磚、衛浴、裝修、涂料等多行業都在為上市努力,沖擊I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