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產品也能不出門,在網上購買了。自從消費者和商家盯上了家居網購,它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滲透到我們的生活,一發不可收拾。據《廣廈時代》了解,時至2013年底,買賣雙方線上交易家居用品的新鮮感已然逐步褪去,但熱情與糾結卻有增無減。
有人預言,盡管網購家居頑疾重重,但其或將可與線下家居消費平分秋色。但也有業內人士稱,中高端家居產品網購前景不佳,實體店面遍地開花,還將是2014年的主調。但或許,伴隨專業物流與售后的完善、實體店與線上結合的加深,家居網購會走得穩當些。

消費者提心吊膽網購品牌商一如既往開店
2013年,作為買家的消費者一邊在網上苦尋靠譜的家居建材購物平臺,一邊在與“隱疾重重”的家居網購斗智斗勇;而作為賣家,眾家居品牌的線上發展也在持續升溫,居然之家推出官方網購平臺“居然在線”,曲美網購商場“曲妙”做得如火如荼,箭牌衛浴和法恩莎衛浴紛紛成立官方網上商城,就連一直主攻圖書和電子產品的亞馬遜也啟動了“家居網購頻道”加入家居消費線上大戰。
“網上買家居產品提心吊膽,我更愿意到線下實體店體驗后再下單。”郭先生30歲,吃喝玩樂的各種物件都在網上解決,但在采購家居類產品時他堅持看見實物親身體驗才交錢。面對價格在500元以上的家居產品時,像郭先生一樣拒絕“盲選”的大有人在,這也引發了家居業關于“線上線下誰去誰留”的糾結。
與其空想不如實干,抱持著“家居產品最終離不開線下體驗”想法的賣場和商家,2013年在熱鬧的線上平臺面前,毫不示弱。僅《廣廈時代》這一年曾參與報道的線下開店內容就有:居然之家麗澤店歐美家年華和十里河的靚屋燈飾城先后亮相,宜家新商場落在了西紅門,閩龍廣場以家居賣場+休閑廣場的新形式露臉,百強旗下“歐羅匯”重裝面市,榮麟世佳首家獨立大店也落戶太陽宮,德國百隆把展示家居配件的實景體驗店開在了金源燕莎,而城外誠·國際館也將在2014年5月聚集數十個歐美家居品牌為京城消費者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