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研究,我發現很多中小企業都喜歡到人才市場、招聘網站以及獵頭推薦那里去搶人,但從數據來看,內部推薦才是當下最有效的招聘策略。
為什么我會這么說呢?原因主要有兩個。

▲又到招聘季
2
首先,內部推薦的轉化效果比較好。
數據顯示,在招聘旺季的時候,內部推薦應聘者的到場率高達100%,面試錄取率也達到了49.8%,占了一半。
與之對應,像人才市場、58、前程無憂、智聯招聘的成功率卻只有百分之十幾。
看得出來,內部推薦的效果是這些渠道中最好的一個方法。就拿谷歌來說,它有45%的新員工都是內部推薦來的。
其次,內部推薦的成本比較低。
比如我們到各大平臺招聘的時候要有廣告費,還要另外花錢買簡歷,而且很多簡歷都是無效的。
可內部推薦呢,我們只要頒布制度,告訴公司內部員工的同事,只要你推薦的人員面試后成功入職就給他一部分獎金。被推薦的人試用期通過后,或達到公司某些職位后,再給額外的獎金。
對員工來說,何樂而不為?而對公司來說,這種招聘成本更低。
除此之外,內部推薦還有很多優勢,比如員工的留存率高,以一年為期,內部推薦的留存率能夠達到46%,而從外部平臺招聘的員工留存率只有33%。
另外,內部推薦的員工在公司有熟悉的人,所以他們到公司后能更快地適應,接受公司文化,表現會比其他渠道來的更好。
也正是因為這樣,我才一直建議大家一定要把內部推薦用起來。
但內部推薦要想做好,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具體怎么做呢?在這里我們不妨跟互聯網企業學習一下。

▲招聘渠道的最佳配比
3
第一,建立及時有效的反饋機制,讓員工盡可能地參與進去。
比如IBM為了激發員工的積極性,就直接在官網上搞了一個推薦站點,員工只要把朋友的簡歷給到人事部,就能在網上看到候選人有沒有被邀請來面試,以及面試結果等消息。
它還做了一個排名榜,比如大家都能看到排名第一的員工推薦數據,他曾經分享過20373個職位鏈接,帶來了163369個點擊,轉化成了26020個候選人的應聘簡歷。
這樣一來,其他員工就會有一個競爭的心態,然后給IBM推薦更多的人才,以此彰顯自己在網站上的江湖地位和對公司的忠心。
當然中小企業可能做不到那么全面,但我們完全可以要求人事在收到推薦簡歷后及時和員工對接,把候選人的相關信息反饋給員工。
4
第二,把內部推薦做得更游戲化一些,讓員工和應聘者樂在其中。
比如去年網易給每個員工都發放了一個專屬的“內推碼”,據說應聘人員只要拿到這個東西,就能跳過筆試直接面試,提前拿到Offer。
所以很多員工為了拿到更多的獎勵,就在知乎、微博等社交媒體上幫網易做了大面積的推廣。
事實也證明這種方法非常有效,當時活動只持續了12天,但有1600多名員工進行了推薦,網易也成功地拿到了2萬多份技術類的簡歷。
我們中小企業也可以嘗試這樣做,把內部推薦變成一個打怪升級的小游戲。
比如設定積分規則,員工轉發分享有1個積分,直接推薦簡歷可以拿到2分,推薦成功就有5分,積分到了一定程度再拿來兌換公司福利。
這樣員工會把內部推薦當成一種娛樂一種游戲,也會更積極地為企業貢獻自己的資源和人脈。

▲網易的內推碼活動
5
第三,制定多樣化的推薦獎勵形式,刺激員工不斷給企業推薦人才。
在一點上,騰訊是毫不含糊的,除了必不可少的獎金,它還會搞光榮榜或者是表揚大會,大張旗鼓地表揚那些積極推薦的員工,讓大家覺得內部推薦是一件非常光榮和偉大的事情。
如果進來的人才特別優秀,給企業創造了很大價值,騰訊還會對推薦者追加獎勵,比如安排高管和當初推薦的員工就餐等。
再比如我們單仁資訊,2015年我們就啟動了內部推薦,只要員工推薦的人才被錄用了并達到一定條件,比如開單轉正或者就職高崗位,內部員工就能拿到200-1000元不等的“伯樂獎”。
這個內部推薦政策,我們還會分時間段去推行,比如每逢春節等假期,以及開年后的招聘高峰期,我們就會加大力度去宣傳和推廣。
讓內部推薦因人而異、因時而異,也是我們探索出來的一個方法。所以公司的小年輕都挺樂意幫公司牽線搭橋,推薦更多的優秀人才進來。
比如在我們去年的年度招聘中,內部推薦進來的員工就有264人,占到了32.4%,效果是非常不錯的。
6
總的來說,如果你想用好內部員工的人脈資源的話,不妨從現在開始就鼓勵員工進行內部推薦,當更多的人愿意參與其中的時候,將會產生巨大的招聘效果,以后優秀人才就會源源不斷地進入我們的企業,那時候我們就可以偷著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