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顯示,隨著旅游消費的升級,住房分享市場在盤活存量房源、增加收入、帶動創業和靈活就業等方面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據統計,2016年住房分享市場交易額約243億元,比上年增長超過131%。用于住房分享的房源數量約190萬套,參與住房分享活動的人數超3500萬人,比上年增長一倍以上。
報告指出,目前國內主要住房分享平臺的安全系統建設已日臻完善,包括信息驗真、在線交易、入住保障、保險安全、信用記錄等方面,基本覆蓋了選房、交易、入住、退租、評價的全過程。
除了出行與短租,另一大共享經濟領域——醫療分享市場也迎來了蓬勃的發展。據國家信息中心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醫療分享市場交易額約為155億元,較上年增長121%。參與提供服務的人數約256萬人,參與醫療分享活動的總人數超過2億人,占全部網民的27.4%。
報告認為,醫療分享領域從掛號、問診、手術逐步向慢病管理、大健康、商業健康險等領域拓展,一些企業開始采用合作掛牌、認證加盟和自建的方式布局線下診所。
而隨著出行、短租、醫療等領域多點開花,分享經濟正在成為最活躍的創新領域。2016年分享經濟企業的融資規模達1710億元,比上年增長130%。知識付費、網絡直播、單車分享呈現爆發式增長,迎來“發展元年”。與此同時,擁有分享基因的各類眾創平臺大量涌現,經過政府部門認定的“眾創空間”超過4000個。
報告認為,發展分享經濟是踐行“就業優先”戰略的重要抓手,預計到2020年,分享經濟提供服務者人數有望超過1億人,其中,全職參與人員約2000萬人。
報告預測,未來幾年,我國分享經濟將保持年均40%左右的高速增長,到2020年分享經濟交易規模占GDP比重將達到10%以上。未來10年,我國分享經濟領域有望出現5家至10家巨無霸平臺型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