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對全球地緣政治經濟持續震蕩帶來的挑戰,時尚品牌與零售商們難逃傳統的市場機制,優勝劣汰,關店、重組、破產成為各品牌與零售商最常見的關鍵詞。
僅今年上半年,已有近10個時尚品牌或零售商遞交了破產申請,包括紐約設計師品牌Bibhu Mohapatra、女裝零售商The Limited、Wet Seal以及最新遞交破產申請的Rue21等都在警醒業界,時尚零售行業的寒冬仍在繼續。
有分析指出,申請破產的時尚零售商普遍腹背受敵,不僅要承受快時尚品牌迅猛發展帶來的壓力,還要忍受沃爾瑪、Target這樣的百貨零售業巨頭來瓜分幾近飽和的時尚零售市場,而隨著最近發力時尚行業的亞馬遜的加入,時尚零售商未來的挑戰更加嚴峻。
破產保護,是一個法律程序,它是一個解決企業破產的另類方案。在美國規范于《美國法典》(United States Code)的第11章,因此又稱為“第11章破產保護”,債務人(包括法人和自然人)在申請破產保護后的120天內有權提出融資和重組等方案,使企業尚有機會可以繼續營運,或是尋找有意接手其業務或資產的公司,以避免債權人對企業提出直接破產,在英國則稱為“Administration”。
通常債務人在申請破產保護后仍然擁有該品牌,并會在法院和債權人的監督下經營。債務人也能“逃避”發生在破產前一段時期內的某些支付或購買事項。通常的期限是90天,但是向朋友、家人或公司內部人員的支付或饋贈則有一年的期限(或更長,取決于在哪一個州申請破產)。某些支付可以還給債務人并根據重組方案條款進行支配。這可以防止債務人操縱其資產并優先照顧某些債權人.
以下,記者整理了過去40年中申請過破產保護的時尚品牌與零售商:
1977年—Tommy Hilfiger

在Tommy Hilfiger創立同名品牌并被大眾消費者所熟知之前,他于1971年曾推出過另一個品牌People's Place,由于Tommy Hilfiger當時不懂管理,缺乏經驗,只注重設計卻不知道如何經營,6年后Tommy Hilfiger無奈選擇申請破產。隨后他開始學習管理企業、學習看資產負債表,并提出了一種在有限預算中建立業務的方式。
1985年,在Murjani集團的支持下,Tommy Hilfiger東山再起,創立自己的同名品牌,2010年3月Tommy Hilfiger被CK母公司PVH以3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該價格比PVH集團2003年收購CK的價格翻了7倍。
目前,Tommy Hilfiger仍然是其同名品牌的創意總監,負責領導整個設計團隊與創意工作。在截至4月30日的第一季度內,Tommy Hilfiger銷售額增長6%至8.42億美元,占總銷售額的45%。PVH集團首席執行官Emanuel Chirico表示,集團看好CK和Tommy Hilfiger兩大品牌的發展潛力,預計五年內,CK與Tommy Hilfiger在中國地區的銷售額將實現翻倍。
1989年—Fiorucci
Fiorucci是由設計師Elio Fiorucci于1967年在意大利設立的時尚品牌,于1989年遞交了破產申請,隨后被意大利牛仔集團Carrera SpA收購,于1990年被日本牛仔褲品牌Edwin Co. Ltd以4100萬美元收購。
目前,Elio Fiorucci已去世將近兩年,2016年10月,Edwin Co.Ltd 和Fiorucci品牌仍在爭奪Fiorucci名字的使用權,因為根據設計師遺囑,在其去世后該名字將不為Edwin Co. Ltd所擁有。盡管如此,品牌的2017年春季系列已重新在市場中發售。
1992年1月—梅西百貨
在提交破產申請時,梅西百貨在剛過去的財政年度中虧損高達12.5億美元,主要與大規模重組和關店計劃產生的成本有關。目前,梅西百貨已重返美國最大百貨公司的地位,但前景依舊不樂觀。據悉,梅西百貨今年將裁減10000個工作崗位,即總員工人數的4%,同時將關閉60家門店,以提高集團盈利能力。值得關注的是,加拿大百貨公司Hudson's Bay正打算出手收購梅西百貨。
1994年1月—JNCO
JNCO是一個牛仔品牌,以超闊腿的牛仔褲聞名,在遞交破產申請幾個月內,關閉了品牌旗下所有共1500家門店,成為史上最大型的零售破產案例之一。2015年,JNCO決定重新開業,目前主打牛仔休閑類產品,據悉巴黎世家創意總監Demna Gvasalia有的創意靈感也來自該品牌。
1999年5月—Loehmanns's (第1次破產)
美國連鎖百貨Loehmann’s由Frieda Loehmann 和, Charles Loehmann 父子創立于1921年,于1999年申請破產,并于2000年關閉了25家門店。在被Whippoorwill Associates收購前屬于迪拜主權基金Istithmar。
2001年1月—Converse
Converse在2001年初宣布申請破產保護,計劃關閉三家北美生產工廠,將解雇1000名工人,并將生產線轉移到勞動力更加廉價的亞洲。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Glenn Rupp認為,雖然Converse的銷售業績表現強勁,但集團在1995年收購ApexOne后官司不斷,且1998年至1999年期間全球運動鞋市場遭遇滑鐵盧,令Converse不堪重負。
2003年7月,Nike集團以3.09億美元收購了Converse,并對品牌進行重新定位,目前該品牌的主營產品已從鞋履延伸至服裝、配飾等更加時尚的品類。2015年,Nike集團表示每年會投入約20億美元到Converse的經營當中,并一直在與各種商標侵權行為和假冒偽劣產品對抗。
2008年2月—Heatherette
Fubu的創始人Daymond John于2000年中收購了Heatherette,并注入資金600萬美元,但他與品牌創始人Traver Rains以及Richie Rich仍然無法挽救該品牌的頹勢,而創意總監Per John一直堅持做高級定制卻忽略了更具有商業價值的成衣系列,令Heatherette最終淪落至申請破產的地步。
2008年12月—Bill Blass
Bill Blass遞交的是美國破產法中的第7章,即破產清算,主要因為品牌創意總監Peter Som的離開令零售商對該品牌失去興趣,而母公司NexCen在當時也遭遇了嚴重危急。隨后,Bill Blass被Peacock International集團收購,2014年10月,設計師Chris Benz被任命為品牌創意總監,目前Bill Bass已轉變為一個以電商為主的時尚品牌,在亞馬遜和官網上銷售。
2009年2月—Gianfranco Ferre
意大利品牌Gianfranco Ferre在2002年被由Tonino Perna控股的IT公司收購了90%的股份,而Gianfranco Ferre本人留任創意總監,直至2007年去世。目前該品牌基本靠副線產品在支撐,例如香水、Ferre Milano系列服裝和配飾等。
2009年5月—Christian Lacroix
最初由LVMH集團所有的Christian Lacroix自1987年成立以來,每年都在虧損。LVMH集團原本計劃將該品牌打造稱一個奢侈手袋品牌,或奢侈香水品牌,但Christian Lacroix一直未有代表性地手袋產品或香水產品。于是,LVMH集團在2005年將其出售給Falic集團。接手后,Falic集團按照最初的高端定位來重建Christian Lacroix,并取消了兩條較為親民但會盈利的副線Jeans和Bazar,同時提高成衣系列產品的售價。
據福布斯的數據顯示,經過22年的掙扎后,Christian Lacroix最終還是向法國破產法院遞交了破產申請。 目前Christian Lacroix主要從事為歐洲頂級文化機構的設計師提供咨詢等中介服務,同時銷售Christian Lacroix品牌的家居用品來維持日常運營,但不再銷售服飾類商品.
2009年10月—Yohji Yamamoto山本耀司
隨著日本女性消費者在全球經濟危機中逐漸傾向于購買便宜的休閑服裝后,山本耀司銷量開始下滑,遭遇到經濟困難,一度背負7600萬美元的債務,最終于2009年10月在日本申請破產保護。目前山本耀司定期會在巴黎時裝周期間展示新系列產品,并在全球各地的實體零售店與Farfetch、Lyst和FWRD等第三方電商平臺中銷售。
2010年4月—Rock & Republic
Rock & Republic遞交破產申請主要希望通過重組來緩解其資產負債表的壓力,當時其資產約為1000萬至5000萬美元,負債約為5000萬至1億美元。目前,該品牌已與Vans母公司VF威富集團簽訂了長期許可協議,專門在美國連鎖百貨Kohl's中出售.
2010年11月——Loehmann's(第2次破產)
在未能與迪拜主權基金Istithmar成功續約且旗下20間門店出現虧損情況后,美國連鎖百貨Loehamnn's再次申請破產保護,后被Whippoorwill Associates公司收購并重組。
2012年4月—Aquascutum
曾經與英國奢侈品牌Burberry齊名的Aquascutum于1851年在倫敦創立,于1990年進入破產保護階段,后在2009年被香港YGM Trading集團收購,由于經營情況遲遲未有改善,于去年被山東如意集團以1.2億美元收購。有數據顯示,Aquascutum在2015年開始銷售不斷下跌,關閉了在中國的14家門店,同時在歐洲新開了1家門店.
2012年8月—Betsey Johnson
Betsey Johnson于1978年創立了其同名品牌,但在5年后陷入僵局,申請破產,她表示,這一切或許和商店開始出售49美元的廉價服裝有關,因為Betsey Johnson僅一條晚禮服就要250美元,在價格上毫無優勢。Betsey Johnson的合伙人Steve Madden則表示,Betsey Johnson高估了自己的能力,門店網絡過于龐大,最終不堪租金壓力關閉了63家門店。
2013年,Betsey Johnson重新返回紐約時裝周,發布其推出的新系列。據悉,新系列將以合理的價格在官網和梅西百貨等出售,與百貨商店零售商搶占市場份額。
2013年7月—Nicole Farhi
在品牌創立三年后,Nicole Farhi和Steven Marks出售了他們一同創立的品牌Far Far,并在英國申請破產。據Zolfo Cooper的合伙人Peter Saville表示,與其他時尚零售品牌一樣,隨著高街快時尚品牌的出現,成本不斷上漲,Nicole Farhi面臨很大的財務壓力,目前Nicole Farhi沒有自己的實體店,只在Harvey Nichols百貨和自己的品牌官網上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