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額寶一再“瘦身”自然引發社會關注。作為國內首家規模破萬億元、全球規模最大的貨幣基金,有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6月底,余額寶規模已增長至1.43萬億元。另據余額寶2016年年報,該基金持有人達到3.25億戶,其中個人投資者占99.72%,機構投資者占0.28%。之所以能引得這么多投資者的青睞,積聚起這么大的體量,應該說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余額寶在收益、風險及靈活性的組合上達到了較佳平衡點??v觀其前期走勢,余額寶七日年化收益率從5月份開始連續3個月在4%以上,近段時間盡管出現了下滑,但總體收益率仍具吸引力。況且,余額寶本質是貨幣基金,從概率上講,出現風險的可能性極低,我國貨幣基金發展史上還未出現過七日年化收益率為負數的情況。這些因素不斷激起一些人“牽手”余額寶的欲望。
在這種形勢之下,余額寶一再“瘦身”單個賬戶,與其“堅持服務大眾的初心,保持余額寶現金管理工具的基本定位”“為廣大普通百姓提供便捷的現金管理工具”的經營初衷相適應。雖然“瘦身”很可能使得余額寶的增速適度放緩,但這有助于其資金結構更加小額、分散,對于天弘基金強化天量規模資金管理、實現自身長期穩健運行有著積極作用。
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余額寶主動“瘦身”可能與螞蟻金服的開放政策有關,其自運營平臺“財富號”向基金行業的開放為投資者提供了更多選擇,這使得“堵”中有“疏”;也可能是為了適應貨幣基金新規的監管要求。總之,不管基于何種原因,余額寶自我約束、小步慢跑,對其“穩上加穩”有所助益。對于現在的許多互聯網金融企業,甚至包括一些傳統銀行業金融機構,余額寶此舉或許對其如何在“熱情”與“理性”、“積極冒進”與“適度退守”之間保持清醒認識、做到把握平衡也有一定借鑒意義。
余額寶再度下調個人持有額度也給個人投資者提了個醒。雖然從公開數據來看,余額寶人均持有金額不過幾千元,絕大多數用戶根本感覺不到“瘦身”對自己的影響,然而仔細想想,它并非與普通投資者全無關系。作為投資者,固然不宜將“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可也不能將雞蛋放在不該放的籃子里。理性的投資者會根據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與預期目標收益,結合相應的投資理財產品,審慎權衡后付諸行動。拿余額寶來說,既然其定位為個人用戶的小額現金管理,其資金運作是基于這一定位而展開,那么,投資者只有與之吻合實施自有資金的小額存放,才有助于防范流動性風險,從而確保廣大余額寶用戶的資金安全。這種狀況下,高凈值客戶蜂擁進入余額寶,可以說是將雞蛋放錯了籃子,他們完全有條件選擇“量身定制”的其他更好的理財產品,這對其自身、對余額寶的穩健經營都有好處。所以,作為投資者不能任性,投資一方面要掂量自身實力,另一方面還要關注、尊重投資對象,按照投資對象預設的路徑規矩前行,更易謀得“雙贏”。
與此同時,隨著余額寶的“瘦身”,那些曾經投資余額寶的高凈值客戶被迫尋求新的投資理財目標,這無疑給其他一些投資理財機構帶來利好。能不能抓住有利時機吸引這些高凈值客戶,甚至創造條件把更多的余額寶資金爭取過來,在把可觀的投資回報率回饋給客戶的同時,更好地促進自身相關業務的轉型升級,更好地集聚資金服務于實體經濟發展,是擺在包括銀行業金融機構在內的廣大投資理財機構面前的一項課題。
余額寶“瘦身”,不僅僅關乎它自己的未來,所有的投資者、投資理財機構若能站在不同角度審視,進而作出理性抉擇,也可以讓自身的未來愈發可期可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