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利大棒 一棒打在了小米頭上
當小米揚帆出海的時候,面對專利大棒,小米的苦頭要來了嗎?最新消息顯示:小米印度官網發布英文版公開信,正式宣布在該國停售產品。此前印度德里高等法院裁定,小米侵犯了愛立信的專利,并下發了禁令,要求小米停止在印度銷售和進口手機。
愛立信今年7月曾要求小米為所持有的專利支付費用,但小米并未回復。根據法院的裁定,小米不能向印度進口任何新手機,也不能推廣或銷售這些產品。在這樣的裁決下,小米無奈選擇在印度停售產品。小米的公告中也稱“僅過去兩天,我們就通過Flipkart收到了超過15萬臺紅米Note手機的注冊申請。”很顯然小米的產品在印度還是很受歡迎的,但因為專利問題讓小米的印度之行擱淺。那么這會不會僅僅是一個開始,在未來的市場中,小米是否會遭受到更多的專利大棒威脅?
在國內市場一度也傳聞中興華為等廠商有意針對專利問題轄制崛起速度最快的小米。尤其是隨著發改委對高通涉嫌壟斷調查接近尾聲,最終如果真的取消高通的“反授權協議”保護傘的話,那么對于專利短板的手機廠商來說都是一次災難。小米恰恰就是這種擁有短板的手機廠商。
如果小米想出海,進軍到海外市場,那么專利費就必須解決,不然恐怕是寸步難行。印度只是小米的第一步。而且由于愛立信已經剝離了手機業務,因此也不存在著交叉授權的曲線救國,因此對于小米來說,如果要解決和愛立信之間的糾葛,只有購買專利這一條途徑了。此外,這種潛在的危機未來還有可能發生在另一個專利巨頭諾基亞身上。諾基亞也已經剝離了手機業務,雖然其把手機業務都賣給了微軟,但微軟在手機業務方面的布局也差強人意,那么未來會不會也祭起專利的大棒?
專利大棒 一棒打在了小米頭上
目前,國內手機廠商華為、中興和酷派等都給愛立信交專利費,要知道這幾家中國手機制造商本身的專利儲備還是不錯的,但依然繞不開愛立信、諾基亞等專利大鱷。小米又怎么可能幸免?眾所周知,國產手機廠商的出海之旅,首先面向的是印度、印尼、俄羅斯等新興市場國家,在印度市場上,小米、金立、聯想等廠商都有著不錯的成績。因此也極易受到專利轄制。尤其是這次小米的受制裁將是一個新的信號。因為,在之前的這些市場,知識產權保護力度遠不如北美、歐洲等地區成熟,即使出現在知識產權上的問題,處罰也不會太重,并且不會影響產品的銷售。但這次小米的禁售無疑是影響巨大的。
在這樣的背景下小米怎么辦?收縮回來顯然不符合雷軍的個性,也不符合小米的全球化布局,畢竟小米未來是要問鼎全球第一的位置的。那么在海外之旅的過程中,如何儲備專利技術庫?有兩方面的選擇,一是購買專利授權,二是收購相應的擁有專利廠商的手機企業進行交叉授權儲備。聯想之所以收購了摩托羅拉移動在很大程度上也是要繞開專利的轄制。現在想來,聯想此舉還是明智的。那么小米怎么做?還有什么手機企業值得小米出手的呢?
會是黑莓嗎?其實黑莓對于小米來說是一個不錯的出手對象。不過之前黑莓也表示自己不會出售給中國廠商,因為國外市場“不允許”。因為黑莓擁有的專利和安全性也是不菲的。尤其是一些西方政要也把黑莓當做一個安全的代名詞,比如奧巴馬同志就是黑莓的忠實粉絲。當然,沒有絕對的不可能,一切皆可談。關鍵看價格。此外就是小米有沒有這樣的野心和霸氣。這是對雷軍智慧的又一次考驗。
如果在專利儲備上不充分的話,手機廠商大約要準備20%—25%的營收作為成本,用于專利授權。如果是這樣的話,國產手機廠商一直引以為豪的價格優勢將蕩然無存。沒有價格優勢的話,國產手機躋身海外市場的能力也令人生疑。聯想集團CEO楊元慶就曾表示,“專利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尤其是對于成熟市場,北美、西歐、日本等等這些成熟市場,如果沒有專利的話,大概你是寸步難行。”如今看來即使在印度等新興市場,沒有專利也要變得寸步難行了。這對小米來說,壓力可想而知了。
其實從愛立信的表態來看,還是希望和小米和解的,當然前提是小米能夠給愛立信一個滿意的專利費用上交。可以預見的是,繳納專利費用將是小米難以回避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