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智能音箱風靡一時,亞馬遜作為該領域的先行者,其Echo系列的熱潮可回溯到2014年推出的全球首款全新概念的智能音箱,被稱為科技行業十年來最重大發明之一,隨后,越來越多的科技巨頭進軍智能音箱市場。

據第三方機構的統計數據,全球智能音箱今年底的保有量將達到一億臺,為去年底規模的3.5倍,巨大的市場潛力自然吸引更多的企業躋身入列。然而,目前市場上的智能音箱產品質量參差不齊,內置語音助手的智商水平、對自然語言理解能力和答復的精確度都存在不小的差距,各企業在增強語音助手性能的同時,豐富自己的產品線,從而使消費者能根據自身的預算和需求選擇不同型號的智能音箱,將有助于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因此,本文將對比分析百度、騰訊、阿里等國產品牌和亞馬遜智能音箱的產品特點和策略,淺析主流的國產品牌如何打造流行智能音箱產品。
亞馬遜:豐富的Echo產品線占領家庭場景
亞馬遜在2014年推出的第一代Echo,這款智能音箱剛開始的功能是非常有限的,卻巧妙聚焦在幾個主要的功能點上,Alexa語音助手的遠場語音識別能準確地回應用戶的簡單指令,如設置鬧鐘、點播音樂和自動開關燈。隨著AI和智能語音交互快速的發展和迭代,Echo越來越智能,Echo已經擁有了上萬個“技能”,平臺效應越來越明顯,同一系列下的不同產品搭配甚至能產生1+1大于2的效果,豐富的產品線滿足用戶個性化的需求。
目前的亞馬遜Echo版本主要分三個類別。首先是揚聲器類設備,其中第一代Echo(起初售價$179.99,目前為$69.99)、第二代Echo是基礎級產品(售價$99.99),Echo Plus為高端產品(售價$149.99),除了Wi-Fi還支持Zigbee連接標準,而Echo Tap、Echo Dot和兒童版Echo Dot則更加小巧迷你、實惠。第二種是視頻類設備,即帶顯示屏的Echo產品,在智能音箱的基礎上增添了視頻播放的功能,在互動方式上更加豐富,Echo Spot作為Echo Show和Echo Dot的結合體,體型更加緊湊,顯示屏能顯示一些基本的信息。最后是小物件類的設備,可隨身攜帶,有比較新奇像Echo Look這樣可支持云連接的無線網絡攝像頭,也有像Echo Connect(連接并控制固定電話)和Echo Buttons(按鈕功能)這樣功能比較簡單的小物件。
亞馬遜近年來的大部分動作是在原有產品的基礎上做更新和拓展,用Echo系列產品形成智能家居的全場景系統,其中不乏有一些新增功能令人眼前一亮。更重要的是,“加量不加價”的產品策略不僅能吸引新用戶的涌入,也鞏固了老用戶更加堅定地支持Echo系列產品。
阿里:天貓精靈多變身,支付系統+購物平臺雙支持
在眾多智能音箱品牌中,阿里的天貓精靈產品線相對比較多樣,涵蓋從入門級到頂配的產品,不僅有兒童智能音箱、天貓精靈方糖的入門級設備,還有高端的天貓精靈X1和M1,豐富的功能能滿足客戶的各種需求。
此外,淘寶、天貓等優勢資源賦予天貓精靈獨特的支付系統和購物平臺的優勢,在近兩年的雙11購物盛典中都登上了天貓平臺消費電子行業單品銷量的前列。盡管已經擁有龐大的用戶群體,阿里仍然不遺余力地采用補貼策略,力爭在占領客廳的攻堅戰中導入更多流量,構建生態平臺高墻,以保證后面的穩步前進。
百度:用低價小度搶占智能音箱市場
百度去年初宣布全資收購北京創業公司渡鴉科技,并在11月份推出針對高端市場的渡鴉H智能音箱,1699元的售價高出阿里和小米智能音箱2-3倍,最后銷量卻不盡人意。于是,百度不斷調整戰略,今年3月份推出599元的中端智能音箱,6月份再次推出嘗鮮價只需89元(零售價249元)的一款入門級音箱小度。隨后11月份新推出的小度Pro嘗鮮價為199元(零售價399元),這個月早些時候百度官方又宣布小度智能音箱Pro開啟雙人拼購,四折后的到手價僅需169元。
百度智能音箱不僅迭代速度快得驚人,價格也是一路走低,遠低于其他同類競爭產品。很明顯,百度采取一種不計成本和利潤的低價策略希望快速在智能音箱的市場站穩腳跟。據2018 年第三季度中國智能音箱市場相關數據顯示,阿里、小米分占據國內市場的前兩名,百度則用強勁的市場表現首次成為國內市場的第三名。
騰訊:聽聽智能音箱一枝獨秀
騰訊目前只推出了一款智能音箱設備,型號為TS-T1,被稱為騰訊聽聽,這也是其AI團隊打造出的第一款硬件產品。其優勢主要是微信互聯,可以和用戶的微信和“騰訊聽聽”微信公眾號綁定,實現原聲播放和發送并收聽留言的功能,并整合了騰訊內外部的內容資源。
與阿里和百度不一樣的是,騰訊并未真正在智能音箱領域發力,騰訊聽聽的售價比小度和天貓精靈的售價都高,而且目前并未傳出有其他同類產品更新的消息。
總體而言,國內主流智能音箱品牌的成長很大程度上借鑒了已在此領域站穩腳跟的亞馬遜和谷歌等巨頭的發展模式,依靠其平臺資源和采取價格補貼的策略,率先在市場搶占流量的制高點并圍建起自己的生態閉環,再不斷更新和豐富產品線構建完整的智能家庭場景,用技術實力和內容生態能力鞏固用戶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