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佛靠金裝,人靠衣裝。服裝行業一直以來都是經濟市場比較吃香的。因為人們的生活日常根本離不開衣食住行四個字。隨著經濟時代的不斷發展以及電子商務的崛起,傳統的服裝行業已經受到了一定的沖擊。
前段時間服裝巨頭拉夏貝爾的倒下讓不少人都感到惋惜,但事實如此,如果一個企業不更跟進時代的腳步以及消費者需求的變化而變化,那就注定會走向衰敗的道路。
說起如今年輕人喜歡的實體店品牌,最常見的應該就是以純、優衣庫、H&M等等了。但是還有一個曾經千億市值的服裝品牌,不僅紅遍我國服裝市場,在國際上也是享有崇高的地位的。它就是全世界最早的平價格快時尚服裝品牌——ESPRIT。

全球第一家
ESPRUT這個品牌起源于美國,它的創始人雖然是一對美國夫婦,但是真正讓這個品牌發光發亮的,卻是一個叫邢李原的人。時間追溯到上世紀七十年代初期,當時年僅21歲的邢李原在家造衣廠當服裝學徒。機緣巧合之下,他認識了創始ESPRIT的那對年輕的美國夫妻Douglas和Susie Tompkins。
在這對年輕夫妻的身上邢李原學到了很多創業的精神,不久后他便開始了自己的創業之路。1974年的時候邢李原借了2600港元與這對夫妻合資成立了公司,主要經營ESPRIT在亞洲的拓展業務。在當時電子商務還沒有出現的時代,一個品牌想要被更多人認識,就一定要發展實體店線下經營。

于是,1981年的時候,邢李原在香港的銅鑼灣創辦了全球第一家ESPRIT的實體零售店。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ESPRIT已經在香港小有名氣。于是邢李原開始向大陸服裝市場以及國際市場拓展,先后在新加坡、臺灣和上海等地成立實體店。
經過近15年的發展歷程,ESPRIT在當時不論是國內市場還是國際市場都已經有了聲望。1996年的時候,深知品牌重要性的邢李原趁著ESPRIT創辦人感情分離的間隙買下了美國ESPRIT63%的股份,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大股東。1997年邢李原又借助金融危機的勢頭快速發展分店,其分店數量發展到后來的570家。

1998年ESPRIT在英國倫敦上市之后,更是迅速走進國際視野之中。2002年邢李原再次已54億元新臺幣收購了剩下的37%美國ESPRIT的股權,自此邢李原擁有了全部的ESPRIT商標權以及其母公司香港思捷環球控股有限公司的全部股權。
2002年的時候,邢李原將執行長的位置讓給了當時他招攬到的人才克羅訥。2003年的時候,ESPRIT的營收已經達到將近124億港幣,其凈利潤也達到了近12億港幣。一直到發展到2007年的時候,ESPRIT的市值已經達到了1700億左右,可謂是真正的服裝帝國。但是邢李原卻在其事業最巔峰的時候選擇了離開。
不同的境遇
此時的邢李原通過減持公司股權套現了將近200億元,并且辭去了在ESPRIT的全部職位。2008年的時候,ESPRIT的股東成為了基金公司,而邢李原也和其沒有了任何關系。選擇不再經商的邢李原開始了自己“真正的生活”,和香港著名設計師以及電影明星張天愛離婚后,邢李原還娶到了另一位國際知名演員林青霞為妻,恩愛至今。
說到邢李原的突然離開,商業界的說法各不相同,但是具體的原因除了他本人知曉以外,旁人也無從得知。但是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邢李原的離開對ESPRIT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打擊。從2008年開始,ESPRIT的業績就一直處于下滑階段,到了2013年的時候,曾經市值千億的服裝帝國,如今市值還不到1%,只剩下13億左右的市值。

2020年一場全球性的大事件更是對其造成了致命的打擊。今年五月份,ESPRIT更是宣布關閉除了中國市場以外的所有亞洲店鋪,而5月14日的時候,ESPRIT的母公司思捷環球控股有限公司的股價更是下滑到1.6%,股價僅僅只有0.63港元,甚至還被網友調侃為仙股。
截止到2020年7月17日,ESPRIT的市值也僅僅只剩20.76億港元。從曾經1700億市值的服裝帝國跌落如今,ESPRIT用了12年左右的時間。如今的ESPRIT在中國內地的經營權已經轉移給了GXG背后的慕尚控股,對于后續的經營可以說ESPRIT完全不用操心,畢竟曾經的輝煌時刻,它們的主要市場是歐洲。
但是隨著經濟格局和消費者需求的變化,未來的ESPRIT走向如何還很難說,畢竟隨著電子商務的崛起和時代的變化發展,服裝行業的“凜冬”已經來臨。早在ESPRIT之前,便有知名國際服裝品牌ZARA、Forever21等巨頭敗走中國,甚至破產清算。在ESPRIT如此境遇的另一面,一手將其發揚壯大的邢李原卻有著不一樣的境遇,一家人幸福美滿不愁吃穿,可謂是真正的人生贏家。真是驗證了一句老話,命運是真的可以掌握在自己手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