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華為宣布推出新版鴻蒙操作系統,借助鴻蒙系統可以實現多種設備智慧互聯因此發布后也引起不少用戶關注。
不可否認的是也有很多網友認為鴻蒙系統就是安卓系統換個皮膚,而支持華為的用戶則認為鴻蒙是華為原創系統。
而在國外也有媒體發現鴻蒙系統里竟然還暗藏著谷歌在Android Q里暗藏的彩蛋,這說明鴻蒙就是基于安卓換皮。
針對這些問題華為消費者軟件部總裁王成錄博士在接受德國媒體采訪時進行了澄清:鴻蒙系統實際上有兩種版本。
智能手機和平板版的鴻蒙確實是基于安卓系統:
根據華為說明搭載鴻蒙系統的設備不能孤立地看待,因為這些設備可以在系統級別上進行組合從而形成超級設備。
這意味著設備與鴻蒙系統間可以進行交互,例如智能手機和智能手表間的交互、智能手機與智能電視間的交互等。
但為使所有設備能夠正常工作,鴻蒙系統有單獨的開發工具套件,而這種套件能夠與多種編程語言配合進行工作。
華為強調有鴻蒙系統后應用程序可以在不同的設備間進行來回移動,而無需在每臺設備上單獨安裝這些應用程序。
至于為何媒體和開發者能夠在鴻蒙系統里發現安卓系統的內容,是因為華為需要確保用戶能夠獲得更完整的體驗。

例如從安卓系統升級到鴻蒙后需要確保用戶可以繼續非常熟悉的使用,而基于以上目的鴻蒙使用開源的安卓系統。
王成錄博士表示在遵守相關開源許可證規則以及履行相關責任和義務的情況下,鴻蒙使用AOSP 項目的開源代碼。
也就是說華為向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提供的鴻蒙系統確實是基于安卓系統改進的,但這些均遵守開源許可證要求。
其他物聯網設備使用的鴻蒙則是華為自己開發的:
鴻蒙系統亦可部署在諸如智能電視、智能音箱、智能冰箱等物聯網設備上使用,這些設備搭載的鴻蒙不同于安卓。
此版本鴻蒙系統是華為基于開放原子開源基金會(Openatom)的項目進行開發,開放原子開源基金會由華為發起。
同時這款鴻蒙系統使用的是LiteOS內核可以在內存極小的設備上運行 , 而硬件設備制造商可以根據需要選擇內核。
例如需要在內存更大的設備上部署使用時則可以選擇 Linux 內核 , 也就是基于安卓開源項目改進的鴻蒙操作系統。
如果設備內存較小則可以選擇微內核也就是基于開放原子開源基金會打造的鴻蒙系統,兩個版本的鴻蒙均可互通。
到這里關于鴻蒙系統的相關爭議應該是可以徹底解決了,鴻蒙能夠兼容安卓應用是因為手機版鴻蒙本身基于安卓。
而擁有多種互聯技術的鴻蒙系統則是華為自己開發的內核,具體使用的鴻蒙是哪個版本則取決于設備制造商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