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瘋狂的石頭”
“這種黑色大石頭就是走在山上被它絆到,也不會有人瞟一眼??!”昨日,在黃興路某珠寶廣場舉辦的翡翠文化節上,這塊看似普通實則暗藏玄機的大石頭,吸引了現場所有人的目光,因為其標價為120萬歐元,折合人民幣1047萬元。如果切開有大塊的上乘翡翠,這塊翡翠原石價值還將成倍飆升。
這些表面平淡無奇的大石頭,來歷可不簡單,它來自有600年開采歷史的緬甸霧露河左岸美林炯場口,重142公斤,表面無細裂,外皮隱隱有色帶出現。長期從事緬甸翡翠交易的世紀情珠寶董事長潘曉林介紹,這就是俗稱的蟒帶,幾百年來的賭石經驗表明,呈白色的白蟒或帶蟒,內部有可能是優質料。尤其蟒上若再有一點松花,更常是有更高品質的料。普通人看不出其中的奧秘,而專家卻能通過其成色、紋路等細節,對這塊石頭的“內涵”做出推斷。
“有時買主可能用十萬塊錢買來粗糙的原石,切開后卻發現價值千萬,有的也可能賭石錯誤,高價買進后,打開卻發現一文不值。”從事玉石研究近20年的緬翠福珠寶的康曉林老師說,這種高風險高回報的“賭石”交易一直是翡翠交易的主要形式,經常上演“一刀切下,或成億萬富翁或傾家蕩產”的悲喜劇。
在本次翡翠文化節上,舉辦方從緬甸組織了幾十塊翡翠原石供“賭石”交易。不過專家提醒,“賭石”雖然十分刺激,但一定要具備相當的翡翠知識,不然會血本無歸。
相關鏈接
何謂賭石翡翠在開采出來時,有一層風化皮包裹著,無法知道其內的好壞。就是在科學技術發達的今天,也沒有一種儀器能穿透皮殼,看清原石內部翡翠的優劣。因此,在交易中,對那些似是而非的翡翠,買家只能賭一把,于是就有了“賭石”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