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iption="編輯提供的本地文件" sourcename="本地文件" style="border: 0px; max-width: 100%; height: auto; margin: 0px 3px 15px;" />
近日,一則“湖北現藍白小龍蝦”的報道引發網友熱議。7月6日,有網友曬出自己發現的“小藍蝦”和“小白蝦”。一時間,“小藍蝦”和“小白蝦”成了眾人關注的焦點,吸引了眾多“蝦粉”的眼球。
湖北現藍白小龍蝦
是污染還是基因變異?
從外觀上看,藍色小龍蝦的個頭要比其他呈紅色的龍蝦略小一些,相比紅色小龍蝦殼的硬度也要軟一些。而白色的小龍蝦通體雪白,放在紅色的小龍蝦中顯得非常“扎眼”。記者走訪市場幾家龍蝦商戶了解到,藍色和白色的小龍蝦很少見,對于龍蝦為什么會變色,商戶們不清楚原因。
針對藍色小龍蝦的成形,網友們有著不同的探討。有網友認為,小龍蝦呈現藍色可能是環境污染導致其變異,不能隨便食用;也有網友認為,這是小龍蝦在出生后發生了基因變異,而不是被重金屬污染,可以食用。
事實上,網上關于“小藍蝦”和“小白蝦”的議論比比皆是,在多地均有過報道。大家普遍關注的焦點都是:這些小龍蝦究竟是怎么出現的?是污染還是基因變異?
cription="編輯提供的本地文件" sourcename="本地文件" style="border: 0px; max-width: 100%; height: auto; margin: 0px 3px 15px;" />
少量小龍蝦變色不必驚慌
營養價值一樣
7月7日,湖北省水產科學研究所高級工程師舒新亞表示,藍色小龍蝦和白色小龍蝦在國外都有,而在國內則比較少見。小龍蝦是一個大家族,有600多個種類,我們國內常見的就是紅色小龍蝦。
藍色和白色小龍蝦在我國出現,有兩種可能:一是從國外引進來的;二是由于小龍蝦的內分泌作用和環境、食物等因素的影響導致小龍蝦個體出現變化。其中,個體的內分泌作用可能是主要成因,因為小龍蝦體內有一種叫做蝦青素的物質,它有紅色、褐色、藍色等多種顏色,局部以什么顏色為主,蝦殼就會呈現出什么顏色,這些都是因個體而變的。
對于網友提出的污染或變異導致“小藍蝦”和“小白蝦”出現的推測,舒教授予以了否定,他說這只是一種極為少見的個體現象,不能反映整個種群的特征和區域環境的變化。舒教授指出,這些蝦的顏色盡管不同于我們常見的小龍蝦,但食用并不會對人體造成危害。
另外,南京市水產研究所副所長周國平表示,這種特殊色彩的龍蝦如果是特例出現,那就不足為奇,可能與生長水域環境有關,也有可能與餌料有關,如果從深層次來說,還可能與基因變異有關。“就如白化病一樣,屬于正常情況。”周國平說。
對于市民懷疑的龍蝦“變色”是否和水體污染有關,周國平解釋,如果是個例變色不用恐慌,但如果是某一水域大量出現變色龍蝦,那就應該警惕。就南京來看,還沒有發生過成批龍蝦變色的。周國平同時表示,這些蝦的顏色盡管比較罕見,但它們的營養價值還是一樣的,大家可以放心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