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廣告無處不在的時代。
逢年過節,電視里腦白金必然準時出現;電腦網頁中,邊邊角角懸浮著游戲廣告;微信朋友圈,越來越多品牌撕逼大戰;手機里,看廣告能賺錢的App一夜間火遍中國。
從傳統媒體到互聯網媒體,再到如今的移動互聯網媒體,廣告投放進入大轟炸狀態。
央視、報刊、百度、分眾,曾經的傳奇已成傳說,移動互聯網時代,下一個制造神話的廣告平臺能否再現?
神話不再
中國古代就有了廣告意識,最早的廣告,應該是古時酒肆門前高懸的酒幌。
誰家酒幌用布大,顏色艷,掛得高,表明誰家酒肆實力強,吸引的顧客就越多。這個道理放在后來企業爭先恐后上央視做廣告,并無本質區別。
強勢媒體為王的時代,央視作為唯一的信息源,渠道獨占,擁有大量觀眾。“每天開進央視一輛桑塔納,開出一輛豪華奧迪”,“強勢登陸央視”不僅僅是噱頭,更代表了實力,“大媒體=大品牌”效應讓企業賺得盆滿缽滿。
憑借渠道壟斷使觀眾被迫接受廣告洗腦,在消息閉塞的時代固然可以締造一夜成名的神話,然而當壟斷渠道的優勢被打破,央視神話也就不復存在。
聽廣播、看視頻、上貼吧、玩微博,互聯網興起,用戶不再守著一臺電視了解資訊,傳統媒體的渠道優勢被互聯網迅速瓦解。于是,廣告渠道開始開枝散葉。從線下到線上,從B2B到B2C,從C2C到O2O……形態、技術,乃至效果都在不斷改變。
就像原本奔騰的大河被分流,渠道多樣化導致用戶注意力分散,廣告難以集中到人流量最大的地方,廣告效果開始大幅縮水。
雖然百度與騰訊的崛起,再一次形成了大流量平臺,也一度成為企業推廣的救世主。但渠道的碎片化使企業陷入了集體迷茫:傳統媒體成本太高;網絡媒體只能覆蓋一部分人,加上其欠缺的精準性與有效性,讓企業苦惱不已。
廣告混亂時期,企業似乎已經不會投廣告了。
破解“哥德巴赫猜想”
“我知道我的廣告費有一半都浪費了,但我不知道是哪一半被浪費。“
這個讓廣告大師約翰·沃納梅克苦惱的魔咒,在進入互聯網時代后,再一次蘇醒。
廣告投放所欠缺的精準性、有效性、互動性,如同“歌德巴赫猜想”一樣的難題,企業究竟該如何解謎?
“除了上帝,任何人都必須用數據說話。“
2012年,《大數據》一書讓大數據浪潮洶涌來襲。傳統“全面撒網,重點營銷”的廣告模式已經完全失效,廣告主需要的不是人流,需要的是精準用戶。
不管是社交工具還是搜索引擎,用戶在網上的數據化痕跡無處不在,搜索某商品的關鍵詞,或點擊過的頁面彈窗,都能讓精準廣告輕易地找到屏幕前的你。
諸如百度競價、淘寶商城分類、微博數據分析等以用戶行為定向、內容定向、消費定向為依據的平臺一一出現。
同時,用戶平時關注的資訊、喜歡的網站、搜索的信息等,都會通過獨立的IP地址、地理位置呈現,來分析網民的喜好,當用戶根據需求搜索時,與內容相匹配的廣告就會出現。
比如,用戶在瀏覽整形信息時,旁邊就會出來整形醫院的廣告;再比如旅游廣告,北京、上海等地網民分別看到的是各自地域內的旅行社廣告。
大數據下的廣告,b2b分類信息網廣告主買的不是廣告位,而是看廣告的人,這時的企業廣告營銷不再看重廣告平臺,而是直接繞過平臺尋找用戶。于是,我們看到了加多寶瓶罐上的二維碼,看到了滴滴打車紅包上的蒙牛廣告,看到了Uber千奇百怪的跨界營銷。
相比傳統廣告時代,互聯網時代下的廣告營銷更加精準,但用戶對于廣告的接受依然處于被動狀態,這也就造成了廣告雖然可以覆蓋到相對精準的人群,但卻最終由于廣告最終的轉化率低造成廣告效果不佳。
花出去的100%廣告費,是否能達到100%的理想效果?
對于此,我們在解決用戶精準性問題之后,便是要考慮如何讓廣告與用戶產生互動,提升廣告轉化率。
互動營銷時代
時下“社會化營銷”流行,可究竟什么是社會化營銷,卻沒幾個人說得清楚。
微博段子文章?微信群、朋友群刷廣告?H5頁面?這些都只能算是形式,社會化營銷的實質歸結為兩個字——互動。
從被動接受廣告到主動選擇廣告,廣告的互動性能讓用戶參與進來和品牌一起玩,將用戶與品牌的弱關系迅速發展為強關系。因此,能為用戶與品牌提供互動平臺的微博、微信也借勢收到廣告主熱捧,與此同時,互動營銷更是為創業公司提供了機遇。
“看廣告能賺錢,打廣告不花錢”, 2014年,一家名為秒賺的移動互聯網廣告平臺在全國迅速走紅,引起業界注意,秒賺的切入點正是廣告的互動精準營銷。
秒賺的創新之處在于將傳統廣告平臺的主要廣告收入拿出來,返利給看廣告的用戶。
秒賺以“看廣告賺錢”聚集用戶、收集數據,憑借大數據,秒賺通過用戶性別、年齡、收入、職業、喜好等這些參數設定,為廣告主精選目標人群;利用手機GPS進行精準投放區域設定,為廣告主輸送目標人群信息;收集單個手機用戶收看總次數、每天收看次數等,從而排除非目標客戶收看廣告,減少廣告費浪費。
用戶打開秒賺App,看到的都是自己需要的和喜歡的廣告信息,不需要任何查找與翻閱。而商家的廣告,也被匹配給了他們最想到達的目標客戶群體中,基于此實現廣告營銷的精準性與互動性。
互聯網的趨勢是“去中間化”,廣告業也不例外。隨著移動互聯網愈加成熟,廣告渠道逐漸被削弱,取而代之的是開放的免費b2b平臺廣告平臺,在平臺上廣告主和用戶進行互動,不再有第三方介入干預。
秒賺的成功不是個例,就連即將上市的分眾傳媒也正斥資重金打造移動互聯網廣告平臺。在精準、互動的營銷時代,企業擔心的不再是廣告是否浪費,真正需要思考的是如何找到你的用戶,如何為你的用戶“花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