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歲女孩遭欺凌8個施暴女孩未遭到處罰
7月初,一則以“少女被脫暴后,單親母親懇求……,大家幫幫她吧!!”為題的求助信在微信朋友圈流傳,求助信附多張少女被脫衣凌辱毆打圖片。其中一段1分33秒的視頻,令人憤怒和震驚。
從這位母親提供的視頻中可以看出,這次發生的校園暴力事件讓人心痛不已。視頻中,一個十四五歲左右的女孩上身被脫光,遭另一名同齡女孩踢打,還被扒下褲子。施暴者邊罵邊猛踢女孩下身,致其哭號尖叫。被欺凌女孩事后變得很脆弱,還把自己的眉毛剃光了。女孩的母親擔心女兒因此走錯路,所以才以寫求助信的方式向有關領導尋求幫助。大家試想一下,一個14歲的女生面對如此的羞辱和暴力行為之后,內心會受到多大的創傷?難道在這些“小霸王”心中就只有武力這一條解決問題的途徑么?
前段時間,發生在學生身上的暴力事件接二連三,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趨勢。7月4日,貴州省納雍縣15歲的鄭雄被同校學生拉出校外暴打致死;10天后,江蘇省泗洪縣初二學生小博補課返校途中,倒在了血泊里……社交軟件的發達,使得更多校園暴力事件得以記錄、曝光。根據媒體報道不完全統計,2014年初至今,全國類似霸凌事件、有視頻圖像的就超過20起。大家在唏噓、感嘆、氣憤的同時,肯定在想是什么讓校園暴力變成了現在這種無法阻止的狀態呢?
校園暴力事件屢禁不止,甚至已經出現了多起并發的嚴重情況,這已經不單單是簡單的“教子不嚴”的問題了,多方面的誘因已經將校園暴力推向了不“狠”不行的風口浪尖。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幾點。首先是校園暴力的違法成本過低,甚至都沒有被放在法律的層面上,對于14周歲以下的青少年犯罪,往往處于“沒轍”的狀態,“批評教育”似乎已經成了解決校園暴力的最佳途徑,這也導致這些暴力實施者愈發有恃無恐。
其次是暴力文化潛移默化的影響,雖然國家一再下大力度整治暴力文化的蔓延,但是這種文化總是會“見縫插針”的影響到社會中的部分人,尤其兒童是暴力文化的“重災區”。最后還有家庭教育的缺失,就像前段時間爆出的永新校園暴力事件中的一個女生家長一樣,說自己平時做生意,疏于對孩子的管教,讓孩子沾染了不屬于這個年紀的痞氣,才使得孩子做出這種不理智的事情。
筆者認為,未成年人是一個相對特殊的群體,作為管理機構不能放任自流,法律也不能不聞不問,如果不對有暴力傾向與犯罪行為的未成年人恰當處罰、有效管制,他們在成年后很可能犯下更嚴重的罪行,對社會產生更大的危害。所以說,要將校園暴力引申到法律的層面,在允許的范圍內對施暴者進行嚴厲的懲處,使他們能夠充分認識到校園暴力的嚴重性,為未成年人創造一個和諧、安全的成長環境,避免這類校園暴力再一次傷了廣大父母的心。